雷火竞技

您当前的位置: 雷火竞技 > 雷火新闻
陇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美食亮相央视了!一起来看看

发布时间:2023-02-11 09:41:00    浏览:

  摘要:陇西云阳板舞是由民间祭祀活动演变而来的节庆祈福舞蹈。2020年,陇西云阳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春节期间,央视2频道《消费主张》栏目播出了《家乡的年味儿(十五):甘肃定西》。该节目用22分钟的时间,详实展现了定西色香味俱佳的美食,在委婉动听的讲解中感受着深厚的美食文化,以及集定西人民智慧与精湛于一身的非遗技艺。一时间,把定西的非遗与美食推成了“网红”,不少网友纷纷刷屏留言:“非遗美食,名不虚传”“这是一种美食符号,是停留在舌尖的味蕾记忆”……

  节目以定西非遗项目展演、美食食材准备、加工制作、体验品尝为主题,通过对非遗项目的梳理,以广阔的视角和具象化的表达,勾勒出定西市牛肉骨头、花糕、点心、当归、洮砚,陇西县靛坪大曲(白酒)、腊肉、道情、十二体宴席等传统手工技艺和岷县花儿会、岷县羊皮扇鼓舞、陇西县云阳板、定西市正月十三内官镇净街,定西宽粉等非遗项目。让定西的非遗有了画面、有了感情、有了性格,观众雷火竞技在观看节目时,能自然而然体会到一种亲切的归属感和熟悉感。

  岷县的花糕简直就是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:发糕、蜜糕、层层糕、筒筒糕、水波浪、万卷书,不用说吃,即使光看,也能勾起味蕾神经。花糕制作中也可用杂粮蘸蜂蜜、玫瑰花、苦豆儿、姜黄、红山丹为佐料卷入其中,分层转圈卷动,做起来非常精致,看起来精美。岷县花糕加工技艺2012年被列入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名录。

  源于古代的“肉羹”的岷县牛(羊)肉糊糊是岷县的一道精美小吃,制做糊糊的原汤是用带骨髓的牛(羊)骨头熬成的,其做法是将羊肉切碎成小片,掺入上等粳米,用文火入汤焖焌,成糊状稀粥。牛肉骨头加工技艺2008年被列入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名录。

  岷县有“千年药乡”“中国当归之乡”“中国黄芪蜜之乡”的美誉,同时也是“中国花儿之乡”和“中国洮砚之乡”。岷县的当归生产加工技艺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岷县羊皮扇鼓舞独特的祭神仪式是原始农耕文明的产物,它用羊皮做成的薄鼓敲击出节奏,寄托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。羊皮扇鼓舞2017年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  花儿是一种旋律欢快的民歌,岷县花儿作为甘肃洮岷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,花儿用韵语的形式,在音乐性的语言中表现生活和思想的。“花儿”是音韵和谐、铿锵悦耳、声通气顺、琅琅上口的口头诗歌,是劳动人民在漫长岁月中的集体创作。2006年5月“二郎山花儿会”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  陇西云阳板舞是由民间祭祀活动演变而来的节庆祈福舞蹈。2020年,陇西云阳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陇西道情是源于道教唱经的一种新经韵,它用渔鼓、简板伴奏,将古曲古调融在自然和谐的旋律中,演唱方式随意自如,唱腔杂美,反映了陇中黄土地上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。陇西道情2008年被列入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名录。

  “靛坪大曲”酿酒技艺。该酒秉承土法酿造,原料采用纯粮食,酿造工艺古朴。“靛坪大曲”酿酒传承人程万里,钻研改进配方,不断改进设计理念,研发并产生了突出人文情怀和传统文化内涵的20余款系列产品,其中的以“四大名著”、“梅兰竹菊”、“生肖纪念”几款酒品深受顾客青睐。2017年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  无土豆不成宴,无土豆不成席!定西市是全国有名的马铃薯之乡。在定西人的饭桌上,土豆是吃不腻的主雷火竞技食。烤土豆、蒸土豆、煮土豆、炸土豆、炒土豆……土豆可以做成球、打成泥、摊成饼、切成丝、榨成汁儿,还可以做出各种时尚的造型呢……

  《家乡的年味儿》热播,让更多人了解定西,认可定西美食,了解定西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希望定西的美食香飘万里,定西非遗走向全国。定西的美食口味越来越丰富,节目播出后不光让全国各地观众看到了定西美食,更展示了定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定西美食登陆央视,也勾起了在外游子的味蕾记忆,抚慰了在外游子的思乡情怀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友情链接

网站地图